作者:党委统战部 | 发布日期:2022-03-07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相继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山大学统一战线成员通过各种渠道热切关注全国两会动态,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戴永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无党派人士
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去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倍感振奋。作为科研工作者,科技创新一直是我极为关注的两会话题。我国的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在越来越多领域上的“并跑”“领跑”,在核心科技领域形成有效的话语权,这对我们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牢牢抓住“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战略布局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机会,不懈奋斗。我们要立足四个面向,依托“中山大学”号科考船等重大科研平台,充分发挥气象学科对大湾区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等方面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吴培冠
全国政协委员
民革中央委员
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
民革中山大学南总支主委
国际金融学院教授
政府工作报告归纳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等七个方面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诸多挑战之下取得的成就鼓舞人心,坚定了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更大胜利的信心。面对困难,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先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积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真抓实干。我坚信报告所设定的各项社会经济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梁玉成
民盟中央社会法制委员会委员
民盟广东省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委
民盟中山大学南总支文科支部主委
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复杂国际环境、疫情防控、经济内涵调整等多重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继续稳步发展,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虎年新春,冬奥会的喜悦犹在脸上,境外疫情仍然肆虐,俄乌冲突给世界经济发展将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我们更期盼在2022年两会上看到国家进一步克服万难,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我们期待国家进一步推出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提高科研人员自主性、激发科研创造活力的好政策。
董光辉
民盟中山大学北总支副主委
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在国内外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背景下,举国上下对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
2022年两会胜利召开,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我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国家“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找准参政议政的发力方向,选好议政建言的切入角度,更好地担当新使命、实现新作为。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充分发挥自己在“环境与健康”领域的专业特长,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心怀“国之大者”,肩负职责使命,勇于创新,不懈跋涉,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增进生态环境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
吴钟凯
广东省政协委员
致公党中山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
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教授
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脚踏实地的行动上。作为心脏外科医生和医疗科研工作者,我深感心脏外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与艰难,深感原创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以及临床创新性研究,对于建设高质量医疗团队和跻身医学科技领域前沿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必须全力以赴、尽我所责。
衡益
广东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
九三学社省直中山大学第一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计算机学院教授
阳春布德泽,奋斗正当时。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上下一心、乘风破浪,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坚定了社会各界实干进取的信心决心。作为一名从事应用数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高校教师,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提升政治站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双碳”战略、数字经济等重要发展需求,全力攻坚工业软件开发等核心关键技术,蓄力自主创新新动能。
陈燕铭
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
中山大学侨联副主席
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教授
2020年,当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中华大地时,中山大学侨联迅速吹响侨界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集结号,海内外侨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倾力捐赠防疫物资和捐款,彰显侨界“爱国爱校”的大爱情怀,为国内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携手共创新的辉煌。我们将继续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携手海外华侨华人同圆共享中国梦,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全国高水平医院的历史任务中贡献自己的力量。